English |  

我国主要猪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15-08-13 浏览量: 1128
2015年7月8日,中牧股份动保高端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中牧股份董事长胡启毅、台湾屏东大学教授夏良宙、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况慧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农业部种猪鉴定中心主任樊福好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广大养猪行业的场长和技术总监

2015年7月8日,中牧股份动保高端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中牧股份董事长胡启毅、台湾屏东大学教授夏良宙、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况慧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农业部种猪鉴定中心主任樊福好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广大养猪行业的场长和技术总监,以及猪e网等媒体代表共280多人参加了会议,共同享受了一次养猪行业关于养猪技术和防疫保健的饕餮大餐。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控制研究室主任杨汉春作《我国主要猪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的报告。

 

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瘟和主要细菌性疫病等猪场常见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控对策进行了主要讲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杨教授认为,对待猪蓝耳病,要平衡心态,因为这种病不可能一下清除干净。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疫情仍呈散发,很多猪场仍不稳定,中、小型猪场发病多,生产管理条件较好和生物安全体系完善、实施多点式饲养方式的大型规模化种猪场较为稳定。境外新毒株的传入已造成不少猪场感染和发病,损失较大。从美国引进种猪可能是造成该毒株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感染猪场表现为母猪体温升高、流产,哺乳仔猪和保育猪严重发病,表现为病猪体温41摄氏度左右、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部分病猪出现腹泻症状,死亡率30%-40%,有的猪场超过50%。许多猪场的“蓝耳病”由“疫苗毒”所致,而非野毒感染,一些猪场在停止使用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后,从不稳定场变成稳定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的多样性急剧攀升、变异程度加快,出现了不少新的毒株,使“蓝耳病”的临床复杂性加剧,而且防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猪场PRRS的净化:最主要是减少或停止活疫苗的使用;条件较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种猪场应开展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工作,建立阴性种猪群;还可以采取区域净化的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或灭活苗的免疫并未收到实效,现有的疫苗并不能提供理想的母源抗体被动免疫效果。目前,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总体呈现平衡状态,但还在一些猪场发生。猪场应严格做到全进全出,特别是要加强产房的清洁和消毒卫生工作。仔猪断奶后,产房母猪应全部移出,然后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产房内的料槽等饲喂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发病猪场应断掉病原的传播,发病猪场应及时处理发病仔猪,对产房彻底进行消毒,严格采用:清洗-喷洒消毒剂-熏蒸-火焰消毒-空舍干燥的消毒程序,以杀灭污染的病毒。待产母猪进行彻底消毒后,方能进入产房。返饲在规模化猪场不提倡。发病猪场可尝试采集发病仔猪粪便和小肠内容物,经生理盐水沉降,用上清液饲喂妊娠母猪。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应立足于现有疫苗控制,并开展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伪狂犬病阴性猪场和尚未受到伪狂犬病毒新毒株感染的猪场应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引种监测、人员进出控制与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严防新毒株的传入。感染猪场,特别是种猪场,应开展净化工作,在做好疫苗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加强后备种猪的监测,用阴性后备种猪逐步替换和淘汰阳性种猪,最终建立阴性种猪群,达到阴性种猪场的标准。猪瘟防控效果总体较好,但仍有零星散发疫情发生,临床上仍以母猪繁殖障碍等非典型猪瘟为主,但也有一些猪场因猪瘟疫苗质量问题或免疫程序不合理,而在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出现典型猪瘟。

猪瘟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低于80%的猪场有可能出现非典型猪瘟,而且猪群发生猪瘟的风险会很高。防控对策:1)切实做好猪瘟的疫苗免疫防控;2)使用高质量的猪瘟疫苗,建立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条件较好的猪场应开展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3)种猪场应自发、自觉地开展种猪群猪瘟的净化工作,及时清除和淘汰阳性带毒种猪,以建立猪瘟阴性种猪群为目标。细菌性疾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防控对策:要控制好病毒性疫病,特别是猪蓝耳病;降低饲养密度;猪舍环境的卫生消毒,降低病原菌的污染;采取合理的药物预防与保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最后,杨教授指出,生物安全是防控疾病、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最有效的、成本最低的措施。净化/根除是疫病控制的根本出路。疫苗使用应科学、合理。